2005年9月14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法苑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谁来给南泥湾的不朽往事谱个曲
本报记者 汪嘉林/文

  南泥湾
  集体创作
  麋鹿山上跑,山鸡咯咯叫。野猪在闹,野兔在跳。这里野羊野鸟惊号,那里虎豹豺狼咆哮。风吹野草绿摇摇,一阵花香飘来了。朝霞升起天刚晓,战士起得早,遍地山影彻云霄。南泥湾吆,你这个地方真正好!
    
  对8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赵士章来说,给一首名为《南泥湾》的词谱个曲,或许是他余生最大的心愿。虽然这首词与那首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同名同姓”,但二者并不是一回事。“这首词虽然写在抗日战争时期,但词中所描绘却是红军驻扎在南泥湾时我父亲和他的战友亲眼目睹的一幅生机勃勃的‘风景画’。尽管已经有很多热心的作曲家为这首词谱了曲,但节奏大都慷慨激昂。我觉得曲调如果再悠扬一些、舒缓一些,似乎更加合适。”赵老的儿子赵光燕为了达成父亲的心愿,辞了工作四处奔波,可大半年忙活得来的结果并不让他满意。9月9日,赵光燕一见到记者便连珠炮似的说开了。
    
  记下的是战士们的点滴诗意
  赵光燕告诉记者,他的父亲赵士章是河北省安国县人。15岁就参加了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6岁在当地参加了八路军。参军后,赵士章便跟随部队打游击战,打了不少鬼子。1940年的“百团大战”赵士章也参加了,还是个排长。1941年春,八路军359旅进驻南泥湾生产自救,赵士章被编在719团中,担任连指导员。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都睡露天、睡山洞。赵士章在南泥湾待了4年,和战士们一起把南泥湾开垦成了“平川稻谷香、遍地是牛羊”的陕北江南。“就是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父亲和他的战友创作了《南泥湾》这首词。当然,这并不是在一两天或一两个月里完成的,而是4年中点滴积累起来的。也许当时那些战士并没想到,我父亲会将这些他们随口说出的字句整理成一首词。”赵光燕告诉记者,他小时候,父亲赵士章经常和他说起在南泥湾的生活,其中一个片段他记得特别清楚。大概是1942年的仲夏之夜,那天并不像往日那样炎热,万里星空显得特别明朗,父亲就和几个平日里特别要好的战士爬上一棵树,坐在那里一边欣赏繁星闪烁,一边以水当酒海阔天空地聊着。“父亲告诉我,像这种特别惬意、浪漫的时候,在南泥湾时期并不多,所以每一次都非常值得怀念。”他们说到了痛击日本鬼子时的畅快淋漓,也谈到了家乡的奇闻轶事……就在他们对“酒”当歌时,忽然一阵凉风袭来,风中夹着的阵阵野花香把这几位战士的情绪推向了高潮。“风吹野草绿摇摇,一阵花香飘来了!”其中一位骑跨在树杈上的战士顺口“溜”出了这么一句。大概是太忘情了,这位战士竟然从树上摔了下来,大家笑成一片,也不知是在笑他的句子如此“文绉绉”,还是在笑他从树上摔了下去。“当时我父亲赶忙拿出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赵光燕说。
    
  忘不了的是刻苦铭心的追思
  接受采访时,赵光燕手中始终紧紧攥着歌词的复印件,似乎生怕一不小心给弄丢了。“我真的是非常担心,即使是复印件,我也觉得非常珍贵,因为它保存至今可谓受尽了磨难,差一点就没了。”赵光燕告诉记者,其实他发现这首词也就是前段时间的事,是从父亲的一本笔记本上抄来的。然而父亲现在使用的这本笔记本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一本了。“父亲告诉我,在当年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保存任何一样东西都不容易。稍不留神,别说是物品,就连生命都会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赵士章那本记录着大量战友妙语的本子,就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遗失了,但所幸的是这首《南泥湾》并没丢,它牢牢地存在了赵士章的心中。一直到了和平年代,赵士章凭记忆将这首寄托了对许许多多战友的哀思的词,用毛笔默写在了新的笔记本上。“几十年来,父亲一直沉浸在失去战友的痛苦和悲伤中,对于往事很少提及。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8月9日在富阳受降镇举行大型诗歌朗诵会,父亲这才委托我带着这首词参赛,希望后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记者为《南泥湾》积极联系谱曲者
  记者拿到这首《南泥湾》后,联系了浙江歌舞剧院副院长史染朱,希望他能帮忙给《南泥湾》谱个曲。初看这首词后,史染朱副院长告诉记者,或许是由于当年这些战士的文化水平有限,这首词并没有他想像的那样工整,给谱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这件事情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认为,这首词非常原汁原味地反映了当年359旅在南泥湾时的一些生产、战斗以外的场景。“最特别的是,这首词并不是某个人的作品,而是一些战士集体创作的结晶。”“这些老战士很多现在已经不在人世了,即使健在的年纪都已经很大,当年的场景、思绪或许会随着他们的陆续辞世而逐渐消失。我觉得,这首词就是一种史料,我们有责任将它完好地保存下去。给它谱个曲,或许会让它流传得更广泛一些。”史染朱副院长说。同时他答应记者,他们会尽量将这首词的曲子谱好。这首《南泥湾》最终将会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本报将继续关注。